·设为首页 ·添加收藏
今天是:
1 2 3 4 5
 
王店国际吊顶城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资讯     
中国互联网对接国际20年 手机成第一上网终端
来源:http://www.jxis.org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4-09-10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2529
     1994年,北京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实施示范网络(NCFC)通过美国Sprint公司的64K专线,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。从此,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。 

    20年后的今天,中国互联网发展如何?在日前召开的2014中国互联网大会上,工信部副部长尚冰作出解读。他表示,目前中国互联网网民达到6.32亿,普及率达46.9%,其中手机网民达5.27亿。上半年,中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1.34万亿元,网络购物规模达1.1万亿元。他说:“互联网已成为中国最具产业创新发展的集聚平台,是打造新时代的经济引擎”。 

    手机成第一上网终端 

    多模是支撑 

    伴随3G在中国的普及,以及LTE TDD/FDD混合运营实践的开始,手机成为拉动网民数目增长的主力。根据CNNIC的统计,中国目前手机网民占比达83.4%,超过PC端,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非常稳固。 

    越来越快的接入网速、越来越无缝的接入体验是手机成为“上网霸主”的重要原因。中国运营商正在全国范围内提供超过100Mbps峰值下行速率的LTE网络服务;在全球其他国家,采用载波聚合技术的LTE-Advanced网络也开始向公众开放。比如新加坡运营商SingTel向智能手机用户提供300Mbps下行速率,首批智能手机为三星Galaxy S5 4G+;此前LG G3 Cat.6和三星GALAXY S5 Broadband LTE-A也在韩国推出,在两个无线信道同时通信,支持最高225Mbps的下行峰值速度。这几款手机均采用骁龙805处理器和Qualcomm第4代Gobi 9x35调制解调器。 

    “快”是大家选择手机上网的一大推力。截至今年7月,中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超过10亿G,同比增长56.1%,每月同比增长均超过50%。Qualcomm执行董事长保罗·雅各布博士就曾提出著名的“1000x”愿景。他认为,从2010年到2020年,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1000倍。

    更快的网速是实现“1000x”的必要条件,而无缝、便捷的移动连接是另一个重要因素。Qualcomm和移动行业诸多参与者多次表示,LTE FDD/TDD的共通融合将为“1000x”提供重要支撑。8月,中国电信、中国联通宣布LTE TDD/FDD混合组网试验范围将继续扩大。LTE有助于打造全球统一的产业链,3G时代各种通信制式互不兼容的问题将不存在。FDD/TDD像孪生兄弟,用户采用支持TDD/FDD及后向兼容3G的多模手机上网,才能尽享4G及无线网络持续演进带来的便利。TD-LTE和LTE FDD相互融合、共同发展已成为未来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的趋势。 

    融合为厂商打造支持LTE TDD/FDD的5模10频、5模13频,甚至6模多频等终端提供了便利。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曾表示:“我们重点发展的是5模10频、5模12频以上的终端,只有这种终端才能真正实现‘一机在手,走遍全球’,才能涵盖全球目前所有的LTE网络。” 

    手机成第一出口终端 

    多模是必选项 

    中国手机厂商已将目光投向全球市场,上半年手机是电子信息类出口额最多的产品。Qualcomm首席执行官史蒂夫·莫伦科夫曾表示,从2007到2013年,中国OEM的3G/4G手机出口复合年均增长率大于30%。2013年,全球前40家3G/4G OEM中,有17家中国手机厂商,而2007年只有5家。 

    中国手机厂商正携带自有4G手机杀入国际市场。vivo在泰国推出支持4G的vivo Xshot,支持LTE/3G多模。TDD/FDD的共通融合使手机厂商不再受标准差异限制,快速进入国际市场,一定程度上也压缩了研发成本。用一个平台打造符合全球各个运营商需求的手机成为中国4G厂商的发展方向。从处理器角度来看,Qualcomm多模LTE芯片组从2010年第1代开始就同时支持FDD和TDD,如今已发展到第4代,目前面向不同价格区间的Qualcomm 4G LTE处理器不仅支持LTE TDD和FDD,还支持全球所有主要移动网络之间的无缝互通。 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
关于我们 | 邮箱入口 | 联系我们 | 协会律师
Copyright © 2008-2024 jxis.org 嘉兴市互联网协会 版权所有
地址:嘉兴市少年路317号(商务中心)4A    电话:0573-82065858   传真:0573-82059686
浙ICP备09019854号-1   

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411号


嘉兴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 提供技术支持